今天有一位网友在台湾版的网路集客力留言询问了一个问题,我感觉他问的问题,我想大概每100个中小微型企业里面,98个老板会有同样的疑惑,然他所问的问题是:#问题1 粉本钱?透过facebook广告所采集的粉都会远比抽奖加粉丝还要来的准确,而且本钱也会低不少,据我所知~FB广告采集粉的本钱,事实上远大于抽奖吸粉。
之前有参加圣洋(cacafly, 台湾区域facebook广告总代理)主办的FB行销演讲,当中连FB自己家里人都一直不太敢谈这方面的本钱问题,而就现场有用FB广告采集粉的企业主的经验推荐,是一个粉40元台币,(差不多是8RMB,而且还是圣洋邀请来的模范厂家),假如一般靠抽奖赠品来吸粉大多在一个粉 1~2元(0.2~0.4RMB)之间,不了解你怎看待这事情?#问题2 内容哪儿来?另外在粉团上经营又会有一个问题,假如不是甚麽非常有内容的产品,又怎能汇聚这麽多资料做博客或是甚麽之类的来做互连网营销。
以游戏来举例,你会看到不少MMORPG,做资料库或是博客,由于它本身内容就非常充足。
可是以现阶段的WEBGAME或是博弈厂家,你就很不会看到他们去做这种型的宣传。
#问题3 不是品牌,又没丰富商品内容,如何解决?而这现阶段台湾网友对于点讚的偏好又是美女图+有趣图片,但FB行销一直会谈很多的品牌推广方法,不过非常不幸的该场演讲也有人抱怨说没这类东西,非常难吸粉,FB对这方面的回答依旧跳针带过,或是要请专员辅导..不知道你怎看待如此的问题:假如不是甚麽知名品牌,多内容的商品,要怎达到你上述的朋友圈营销规划?在看完他的询问后,我把以上的问题大致上分了三类:粉本钱、商品力、中小微型企业的行销规划。
Question 1:粉本钱非常高怎麽办其实我不是要说这位网友思维错误,但其实这是很多企业在规划营销推广方案上的重大迷思:在营销规划上,你不应该只考虑这档营销推广活动要花多少钱,而应该是,花了这类钱会带来多少效益?也就是要有投资回报率(Return On Investment, ROI)的定义。
以原问题所说,我以一家餐厅来举例,假如你投facebook广告,招来了1,000位粉,本钱是8,000元;但下面假如你能将这1,000粉中的30%,转成实质到店消费的客户(不是不可能,我就做过),而且人均消费在100左右,那最后实质的营业额可以达800,000。
那可能有人会说:如此扣掉一些人事、基础管销食材本钱,也才赚多少而已。
但事实上,这1,000人当中,真的只有30%的人会来嘛?这就是营销推广活动设计的重点了,也就是基础的粉转换率你该去怎么样提昇,这得要认真学习的及经验的。
的确,用抽奖来的粉会不少,但会有多少的转换率呢?同样要达到相同的目的(300人到店),我以一般横幅广告点击率0.5%来讲,反推回去你可能需要60,000粉才能达到相同的目的,也就是说你的本钱大约是6,000~12,000。
更不要说,0.5%我是高估的:你真的感觉可以做到用抽奖招粉,可以做到高于0.5%的转换嘛?当然欢迎各方朋友讨教,但前一阵子我才在Circle上发表了一篇戳破百万粉团做行销的迷思,单纯连结点击数/粉数来讲的话只有0.2%;成天用抽奖灌粉的远雄easyHome线上购物拥有14万粉,却只有52个用户正在讨论。
这是多麽凄凉的数据啊,别怀疑,这都会是你只想用抽奖灌粉粉专页的将来 。
而且这个问题刚好今天才刚在微博上面讲完,企业会觉得社会化营销会失败的主因,其实大多都是目的设定错误,期望微博有50,000个粉,这就是一个错误的目的;期望透过微博带来5,000张订单,这才是一个正确的目的,那有了目的,下面你才能去订策略:知道微博会有多少的转换率、如何才能采集会变成订单的粉、产生订单后,微博或有可能成为另一个客诉中心,客服单位该怎么样应对?当你这类问题想好之后,进行社会化营销才会有着力点,并且有明确的KPI可以衡量,并且可以计算投资回报率,让每一个营销推广活动展示它的价值。
所以本问题的解答就是:你需要先重新检视你的目的是什麽?假如你只不过求揭秘,那你用抽奖灌粉我不反对,由于那的确是有效的揭秘方法,但是否会形成用户的记忆那是另当别论。
但假如你想好我所讲的30%的转换率,你可以学习大家在小白记者七天社群经营上手单兵教战守则 Day 4的招募粉的方法。
社会化营销的本质是打造关係,是人与人互动的平台,不是厂家打广告的地方,假如你只想打广告,请勿说你在做社会化营销。
Question 2,3: 中小微型企业的商品力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我想用一句话来先做小结:千万不要连走路都还不会,就想跑想飞。
过去我曾在粉团上发表过一张图:你会看到,社群其实根本在整个营销推广方案的最外层,商品(Product)营销的根本假如没先打造好,那后续要做的策略自然非常难展开。
所以你感觉要操作社会化营销的时候没内容,那你的预算及精力在这个阶段就不应该是在投入社会化营销,应该是规划怎么样产生内容,商品不够有内容,那就应该先去把商品添加内容,怎麽会是先做了社会化营销后,才来抱怨商品没内容呢?当然有的时候除去真的没内容以外,另外就是行销职员没将商品的内容加以社群化,最Low的社群化自然就是事业线开箱,网路上比比皆是,当然这也只不过求揭秘而已,假如你的营销目的就仅于此,当然我是不会太反对。
但要将商品社会化的非常重要的两个元素,就是推荐及讨论,一个不便于跟人推荐,或是不便于跟人讨论的商品,自然就不会容易在社会化平台上脱颖而出。
一个商品,即使是一双筷子,我也能从筷子的历史、类型、故事,品牌为什麽要做这隻筷子,为什麽你要跟朋友一块买这套筷子,这套筷子送礼物可以有什麽意义,收到筷子后要怎麽保存及回礼,筷子掉到正妹衣服裡怎麽办等,不少事情都可以跟商品做连结,只看你是否会去设计它而已,这也就是为商品说故事的艺术。
不过我还是得强调,基本4P做好,再来想社会化营销;有了基础的顾客,再来想怎么样将他们打造成社群。
所以今天三个问题,大家最后得到的小结是: 1. 与其考虑本钱,不如好好计算投资回报率或转换率,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。
2. 基本4P做好,再来考虑社会化营销,先会走再想跑 3. 掌握说故事营销,助你的商品加好内容,再来做社会化行销